 古往今來,歷朝歷代都有名人名家啖蟹、品蟹、詠蟹、畫蟹,留下了很多軼文趣事,為后人食蟹之余平添幾分韻味。
春秋時期,吳王闔閭欲興霸業,修立城郭,將蘇州筑城之事交給了伍子胥。伍子胥日思夜想如何筑城,一日漫步于太湖之濱,見螃蟹橫行于野,突發奇想,于是依螃蟹樣設計,最終構成了八個城門(后來被命名為婁、匠、閶、胥、盤、蛇、齊、平八門),而由八城門出口的道路象征著四通八達、無遠不及的蟹腳。似圓若方的城域之中又構筑了三橫兩樹一圓的水利系統,以此象征螃蟹臍上的紋路。最后又筑小城于前側,象征能與虎斗的每只蟹螯。爾后,吳國果然強大了起來,周圍的諸侯國紛紛臣服。
“堪笑吳中饞太守,一詩換得兩尖團(螃蟹、古稱尖團)!蔽暮捞K東坡一詩換兩蟹,可謂蟹癡,詩人得意之狀可掬。難怪食蟹后,竟有“不到廬山辜負目,不食螃蟹辜負腹”之感嘆。
唐代大詩人李白飲酒啖蟹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萊,且須飲美酒,乘月醉高臺。”于蟹之喜好盡在寥寥詩句中。
宋代陸游酷愛食蟹,曾云:“傳方那鮮烹羊腳,破戒尤慚擘蟹臍。蟹肥暫擘讒涎墮,酒綠初傾老眼明!敝坏绖邮株_蟹殼看到肥美的蟹黃蟹肉,情不自禁留下口水,持螯把盞,多年老花眼居然都好了,實可謂愛蟹成癡了。
藝術大師齊白石,擅長畫蝦,其蟹畫亦有盛名?谷掌陂g,在一幅《螃蟹圖》上題道“處處草泥多,行到何方好?昨歲見君多,今年見君少”,在另一幅畫上更有“常將冷眼觀螃蟹,看爾橫行到幾時”之名句。
明代畫家鄭板橋把蟹比作“八爪橫行四野驚,雙螯舞動威風凌,熟知腹內空無物,蘸取姜醋伴酒吟!睓M行的大閘蟹到頭來也只不過是食客們的腹中之物。
中華民族千年文化之國,禮儀之邦,自古以來以美酒佳肴款待上賓。古來待客以酒為尊、以蟹為貴。尊客及至,奉上肥碩豐腴的大閘蟹;溫上私藏的上好陳釀,酒香與蟹香交織,尊在心頭,志得意滿。世間珍饈與陳釀之絕配,尤熊掌與魚其二者兼得也!
陽澄湖大閘蟹作為美食之魁首,與尚品人士的生活意境交相輝映,充分彰顯現代社會饋贈禮尊之大氣,堪稱尊貴好禮頂級之作!紅樓夢第三十八回【林瀟湘魁奪菊花詩,薛蘅蕪諷和螃蟹詠】,文采風流,將【螃蟹宴】雍容華貴的氣度纖毫畢現。
天下美食唯蟹尊
每年的中秋節除了意味著團圓和吃月餅之外,還有一個更加讓饕客們為之心動的理由,那就是有道了吃大閘蟹的季節!扒镲L起,蟹腳癢,九月圓臍十月尖。”農歷八月十五過后,正是吃大閘蟹的黃金時期,素有“蟹中之王”美譽的陽澄湖大閘蟹更是頗受青睞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對飲食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而且還要吃的健康。所以人們開始關注檔次較高、滋味鮮美、具有豐富營養及藥用價值的陽澄湖大閘蟹。尤其是近幾年,陽澄湖大閘蟹逐漸成為了雙節之際禮品饋贈的主角。
據相關資料報道,不少港臺明星個人資料中“喜歡的食物”一欄都赫然寫著大閘蟹。庾澄慶、劉若英、蘇慧倫、任賢齊、黎明等人,都是座上?。
|